亿芯片公司被股东“抛弃”。“短短几个月,很多早期股东就和寒武纪的‘第一个AI芯片’分手了

日期:2023-10-13 13:29:38 / 人气:146


9月22日晚间,寒武纪公告披露了其早期股东SDIC创业基金的减持结果:通过出售约1.76%的股份,套现总额为14.82亿元。
无独有偶,今年南京招银、湖北招银、古生代创投等多家早期创投股东也完成了现金减持。据《市界》统计,上述股东共卖出寒武纪股票约2114万股,减持总额达31.33亿元。
上述股东几乎全部清仓减持。到目前为止,南京招行、湖北招行和古生代创投已经清空了寒武纪的股份,SDIC创投只剩下1176股。时光倒流,我们会发现,智科盛讯和宁波高涵这两家早期股东完成清仓的时间更早。
至此,寒武纪上市三年多,已有六家创投股东“出走”。这让普通投资者感到焦虑,也体现在股价上。
9月以来,寒武纪股价震荡下跌。截至10月11日中午,收盘价为127.62元/股,较9月初下跌近20%,较297.77元/股的历史高点下跌57%。目前其总市值徘徊在500亿元左右——而在上市初期的高光时刻,寒武纪总市值一度突破1000亿元。
寒武纪股价情况。屠园/同花顺
急于优化利润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大股东出走的最大原因是寒武纪令人担忧的盈利能力。
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林伟对《城市圈》表示:“(近年来)VC/PE创投基金对包括AI行业在内的不盈利企业的容忍度在降低,对盈利扭亏计划和估值控制的要求在提高。"
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寒武纪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达40亿元。
为恢复投资者信心,9月25日,寒武纪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陈主动承诺,在2024年12月31日前,不以任何方式减持其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包括承诺期内资本公积增加、股票分红、配股、增发产生的新股。
但需要指出的是,根据证监会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出现破净,或者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且累计现金分红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的30%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公司股份。
寒武纪有累计亏损,公司无法进行现金分红。因此,根据证监会的相关规定,陈作为本案的实际控制人,不具备减持资格。
除了这个承诺,寒武纪还拿出了真金白银。8月31日,寒武纪发布股份回购报告书,拟在半年内拿出总额不低于3000万元(含)且不超过5000万元(含)的资金进行股份回购。
9月26日,即陈公开承诺的次日,寒武纪完成第一次股份回购,斥资1601.76万元回购0.03%的股份。9月30日,寒武纪再次斥资1601.76万元回购0.03%的股份。
除了股份回购等市场操作,寒武纪公司还在想尽办法优化利润,比如裁员、裁减HC(人头数)等。
今年4月和7月,寒武纪进行了两轮裁员。其中,7月份公司主要裁撤的部门是从事智能驾驶业务的子公司“星哥”。
据一位4月份被裁的离职员工透露,寒武纪给出的补偿方案是“N+1”个月工资,年终奖不予补偿。一位芯片行业的猎头告诉《城市圈》,据他了解,寒武纪在7月份给被裁员工提供了同样的补偿方案。
芯片招聘平台Yanfen.com的联合创始人高山表示:“与其他公司相比,寒武纪的月薪并不高。但是,年终奖多了。比如去年和前年,应届毕业生基本能给27-30k,工资17。”相比之下,OPPO旗下的芯片设计公司泽库等公司,月薪要高得多,可以开出高达50w、60w的年薪。
不仅如此,高山还观察到今年寒武纪释放的HC非常少。“比如几个月前哲库科技解散的时候,很多公司都在争夺释放出来的人才,但当时寒武纪只是象征性的释放了两个HC。”
“9月1日正式开始校招,后续寒武纪的招聘情况还有待观察。”他说。
被某人赶下神坛
可想而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寒武纪将在努力优化利润的同时,还要应对众多投资者的尖锐质疑。这种困难局面可能是寒武纪和陈始料不及的。
早在创业之前,陈就已经在国内AI研究领域小有名气。
陈和他的亲弟弟陈都是在十几岁的时候考上中科院计算所少年班的。毕业后,他们都在中国科学院计算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和导师。
2016年,31岁的陈判断AI行业将迎来大爆发,于是和哥哥陈云梦联手创业,注册成立了中科寒武纪科技有限公司
陈曾这样解释公司名称的由来:“寒武纪是一个非常有趣的5-6亿年前的地质年代学。在此期间,物种多样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我们取这个名字是因为我们希望看到在人工智能时代也会有各种技术的爆发。”
虽然陈纪昀在2016年底离开寒武纪,重返学术圈,但“陈氏兄弟”依然是AI学术圈和创业圈的一段佳话。

在AI产业的各个产业链中,寒武纪选择了前端的芯片环节。
芯片产业链大致可以分为几个环节:芯片ip授权、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测试、终端使用。
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下,陈对寒武纪的定位和设想是一家“最正统的芯片设计公司”。即就像全球AI芯片领军企业英伟达一样,获得了芯片ip公司的授权,并在此基础上借助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开发、设计和销售芯片产品。
陈所描绘的“AI大爆炸”和“正统芯片设计公司”的愿景,吸引了众多资本的平台支持。
据统计,上市前,成立仅四年的寒武纪密集完成六轮融资,融资总额超过46亿元。前述股东,如SDIC风险基金、招商银行和古生代风险投资,都在这个阶段与寒武纪结缘。
2020年7月,寒武纪成功上市,再融资24.98亿元(净额)。这无疑是寒武纪的亮点时刻:上市当天,公司股价涨幅超300%,总市值突破1000亿人民币。
但“上市就是巅峰”的情节很快在这家创业明星公司上演,公司股价开始一路走低。
背后的原因是2020年以来市场对AI创投的热情消退,开始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行业的规律决定了寒武纪选择的AI芯片设计赛道具有前期投入巨大,回收期长的特点。
具体来说,一个芯片从设计到量产,设计师需要覆盖ip授权购买、自研零件、R&D工程师工资和奖金等成本。
根据“核心研究”引用行业数据,如果一个芯片上的系统想要盈利,至少需要1-5亿的采购才能覆盖R&D、ip、流媒体和其他成本。一款芯片上市后,为了保证产品能够跟上市场需求,芯片设计企业还需要保证后续的产品迭代速度,不断进行新产品研发。
寒武纪早期考虑到芯片设计周期长、难度大,选择率先开发难度和成本相对较低、周期短的芯片ip产品,站稳脚跟后再转向芯片设计。
因此,2017年和2018年,终端智能处理器IP收入几乎成为寒武纪唯一的收入来源。这部分IP产品的最大客户是华为海思。华为Mate10手机的核心处理器麒麟970芯片采用寒武纪IP产品。
然而好景不长。2019年,华为与寒武纪“分手”,开始采用自研AI模块。因此,寒武纪的IP授权收入大幅下降。
此后,除了坚持自研AI芯片业务,寒武纪一直在尝试探索更多的盈利场景,比如承接“智能计算集群”业务等等。
所谓智能计算集群业务,是指寒武纪作为项目总承包商。除了提供自主研发的AI芯片,还负责匹配其他品牌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甚至提供机房建设服务,为客户交付整体解决方案。
各期业绩报告显示,2019-2022年,寒武纪最大的收入来源是智能计算集群。其中,2022年寒武纪智能计算集群系统营收4.59亿元,约占营收的63.46%。
智能计算系统集群主要面向政府客户。换句话说,这样的客户很难沉淀成寒武纪的长期客户。在过去的报告期内,寒武纪的前五大客户变动频繁。
所以,一位投资人用了“尴尬”一词来形容失去寒武纪大客户华为后的处境。
累计融资87亿,账面还剩20亿。
面临类似“尴尬”局面的,不仅仅是寒武纪的玩家,很多AI芯片公司都在努力建立正向现金流。
比如,2020年,曾被誉为全球最有前途的美国AI芯片公司Wave Computing因市场战略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等原因申请破产保护,最终宣布完成破产拍卖,并于2021年更名;近日,英国AI芯片独角兽、被视为“英国寒武纪”的Graphcore宣布,由于上一财年营收大幅下降、亏损扩大,不得不裁员并寻求更多融资以应对困境...
可喜的是,对于迫切需要扩大营收、优化盈利的AI芯片公司来说,2023年AI大模式的兴起无疑是一股久违的行业“东风”。
在百模大战的背景下,计算能力资源已经成为几乎所有大型型号企业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
根据IDC的预测,2023年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到211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317.9亿美元,2023-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22.7%。Trend Force预测显示,2026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将进一步增长,2022-2026年复合增长率为10.8%。
寒武纪作为国产AI芯片的代表企业,也在这场AI算力军备竞赛中受益,成为“大模型概念股”。
一位大型型号企业的从业者对《市场边界》表示,据他了解,主流大型型号厂商正在积极联系国内多家芯片厂商,试图完成国产芯片的适配。华东某服务器公司销售经理郭芬认为:“虽然国产AI芯片运行同样的任务,带宽更少,计算时间更多,但如果建成足够大的计算集群,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国外产品。”
今年上半年,寒武纪股价快速上涨,4月份最高达到271.47元/股。然而,随着这半年多的时间,寒武纪的股价已经跌到了127元左右。
4月份,寒武纪还完成了一轮定增净募资16.49亿元,获得了宝贵的“弹药”。
2023年半年报显示,截至上半年末,寒武纪持有货币资金19.79亿元,无有息负债。也就是说,尽管有累积的未补偿损失,寒武纪的账面上并不缺钱。
2023年半年报显示,寒武纪针对近期新兴的大型模型领域,优化了部分产品的性能,并与多个行业的客户和ISV(独立软件开发商)推进了技术和产品合作。
在大模式的东风下,甚至很多公司都开始投融资AI芯片。
例如,以ChatGPT开启产业浪潮的OpenAI,最近宣布正在探索自研AI芯片,并已开始评估潜在收购目标。此外,据新浪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微软可能计划在11月举行的年度开发者大会上推出其首款为人工智能设计的芯片。
自然语言交互界面
在一封致员工的公开信中,陈曾这样描述AI芯片公司在战略方向选择上的艰难:“如果我们不小心,可能会看不到所有人。”
随着大模型的兴起,AI应用落地深水,市场对AI融资的看法更加理性,包括AI芯片在内的产业链企业有望迎来新的机遇。
但与此同时,决定生存与否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寒武纪的头上。
(除高山外,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作者|董
编辑|孙春芳
操作|刘山”

作者:天富注册登录官网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天富注册登录官网 版权所有